本文发布在酱瓜的公众号 @酱瓜说,这里这份只是用于存档的副本。

前几天酱瓜转了一手 @京师心理大学堂 发的有关线上标点符号的文章。但可惜那篇文章没有提及括号的意思,就非常离谱。故写本文作为补充(逃

历史沿革

括号用法的变化史其实是一部不断做减法的历史。大致可分为如下仨阶段:

双括号时代 -> 单括号时代 -> 纯括号时代

双括号时代

括号最原始的用途应该是补充说明,维基百科里面有这么一段描述:

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,用括号标明。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,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;注释整个句子的,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。

示例:

显然句子后面有个 (bs 被我涂掉了,因为那属于另外一个知识点,在此就不旁生枝节了(逃

双括号时代和后面单括号时代用法比较接近的实例是剧本。括号内的注释表示人物的动作或者心理活动。

单括号时代

然后就出现了丢掉右括号的用法。

两条进化路径

据查,丢到右括号的用法可能是从两种不同 「进化路径」 殊途同归得到的。

轮子哥

(逃

知乎用户 @苏佳:只有一半的括号,意思是人都跑了,顾不了那么多了。所以把右括号丢掉,制造出一种很狼狈的画面感。

ACG / 二次元圈

(捂脸

我猜测是论坛/QQ/微信等上古平台的内置表情符号一般都是以 「#」、「/」之类符号打头,比如微信是 「/微笑」。左括号表示一个表情符号的开始。不信你可以打到聊天框发出去试试。

另一种解释是这种用法来自语C圈。

比如本文的标题《你发这么多括号干什么?(怒 》就应该属于这种路径进化而来的用法。

常见搭配

(逃

由轮子哥(@vczh)首创,就是指前面那句话很欠打,说出来要被揍一顿,所以说完就赶紧逃跑了。

轮语录
@vczh

(bs / (不是 / (不

这是 FTs 的小伙计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后缀。
注:因为 iOS 用户打括号不太方便,所以经常会把括号省掉,只留一个「bs」。

开玩笑 / 玩梗 / 自嘲

这应该是 (bs 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了,所以例子也是一抓一大把。

欠打的话

同「(逃」。

一种可能是自夸(比如故意把敬语之类的词儿用在自己身上)的话。

另一种可能是调侃别人的话。(比如把谦词——「抛砖引玉」之类的——用在别人身上)

试探性建议 / 请求

在不能确定能得到有效响应或不能确定能得到肯定回复时试探性/非正式地提出一个建议或请求。

语气归中

常见于说完骚话之后,试图中和前面阴阳怪气的语调(逃

表否定

类似微博常用的狗头和贴吧常用的滑稽。不过这样用很容易造成误会,酱瓜是不太建议用这种多义后缀来表示否定的。

无实义

仅缓和语气,使得气氛不那么严肃而已。类似酱瓜常用的「无实义」系列表情包(#滴汗滑稽 之类的)所发挥的作用(逃

当然上面这个例子可能隐含了“一起开黑吗(bs”的邀约,这都是多年战友的《默契》了,不多谈(bs

(x

我个人感觉这个的意思和 (bs 差不多,也可能比 (bs 少一些意思。(bs

另外据不负责任的观察,使用这个后缀的伙计中,ACGer 的数量应该多于非 ACGer;妹子的数量应该多于汉子。

纯括号时代

进化(退化?)的终极形态是只剩一个或多个左括号,括号旁边的字儿也没了。

跟在句子后面

这种用法的含义应该是 (bs 的一个子集(bs

台长的补充

欲言又止的感觉

表示戏谑

裸括号

我觉得这种用法类似 #挠头 /“嘿嘿”/ 挠头+“嘿嘿”,表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以上。

致谢

本文大部分的聊天记录截自 FTs 和 南山科学院 的微信群。

感谢南山科学院的诸位伙计对本文内容做出的建设性补充,感谢 FTs 各位《兄弟》分享公众号排版的宝贵经验。

衷心感谢各位读者看到这里作业写完了吗,这么有空(bs。小弟才疏学浅,本文如有疏漏之处,还望各位海涵。

参考资料

  1. Fantuan Journal
  2. NSFW Communications
  3. 括号, 维基百科,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8B%AC%E5%8F%B7
  4. 专访「轮子哥」:代码为剑,热血如沸, 简书,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feecb42d6d36
  5. (逃 是什么含义, 知乎,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0364009
  6. 半括号这种表示什么、出处是哪里, V2EX, https://www.v2ex.com/t/9734